迈入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各种不确定因素遍布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经营活动中,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带来显著的影响。
但灾难和挑战里面总是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非接触商业与服务将加速兴起,承包了疫情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停学不停课的网络课堂开通,远程办公让企业业务能够“不停摆”……信息技术在此次疫情的攻坚战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利用技术拓展链接用户能力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是数字化时代下企业的生存之本。那么从后疫情时代来看,企业技术趋势热点继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T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完善和升级
病毒基因测序验明新冠病毒的“正身”;在线问诊为居家隔离市民提供不间断的医疗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供需双方进行快速对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在线课堂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停课不停学的环境……数字化技术在疫情防控,保障人们生活以及保障经济生产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稳步阶段,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成为现阶段主课题。后疫情时代围绕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促发展、加速企业转型,提升抗风险能力,成为企业探讨的热点。而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互联网,应用IoT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互联网医疗、精准救治、远程诊断,以及加速疫苗研究,是医疗企业的发力趋势;基于5G、工业互联网、IoT技术和人工智能,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和柔性生产线抵御风险,稳健推动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升级则是制造企业“康庄大道”;通过人工智能和IoT发展无人物流是物流行业未来关注的重点;利用大数据完善公共突发事件的防控预警预测机制是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
各行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强化自身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对冲风险的能力。但这个过程中也让企业IT基础设施面临新的挑战:5G、IoT技术的发展将带来,尤其在边缘端,更大量的数据增长,并驱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必将推动IT基础设施从传统数据中心或云向边缘端延伸,能够实现数据和应用的跨云、边缘动态迁移;而智能化赋能体现的基础则是需要IT基础架构满足AI模型训练和推理所需的高计算能力、网络通信性能和存储性能需求;不断出现的新用户需求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则需要企业IT基础设施能够实现数据、资源和应用的智能化管理,支撑业务应用的快速迭代和部署……因此,疫情过后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伴随5G、物联网、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和业务之间的融合,提高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水平等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刚需”。这将推动新一轮包含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IT基础设施部署和升级。
线上应用爆发驱动企业云原生创新力
要把握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企业需要比竞争对手更加敏捷、快速地响应数字市场的变化。在隔离居家期间,我们看到对于人们学习、办公、采购生活物资这种爆发需求,很多企业快速进行调整,上线云办公、云课堂、各种团购小程序或者生鲜配送APP,抓住获客成本降低的这段时间,纷纷扩大自己的客户群,提升业绩。
不论什么时候,企业需要保持高速的产品和技术开发迭代效率,不断满足用户快速变化的最新需求,才能产生业务价值,应用的快速交付能力成为持续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但面对应用数量将快速增长,并且形态从传统应用,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创新应用的转变,企业需要通过云原生,实现应用快速迭代、自动化部署,满足业务需求频发变动,提升用户体验和响应市场变化。
这种需求将加速驱动企业IT去利用微服务架构,支撑容器技术,来支持云原生构建、运行和管理,帮助企业打破业务竖井约束,允许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建立开发运维闭环,加速业务创新的速度和效率。
城市智能化治理推进人工智能(AI)应用
从无人机消杀、智能配送机器人、无接触体温筛查机器人再到AI辅助诊断等,在这场抗疫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多家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到精准防护,为大家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在本次公布的“新基建”内容中,人工智能也在列。
中国AI发展经历过从狂热到相对平静的阶段。通过疫情,城市智能化管理需求也变得更加明确,同时驱动AI应用的推进。中桥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人工智能(AI)将成为中国企业用户IT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就目前而言,中国AI的发展仍然面临来自数据、算法、算力,到人才和应用场景等5个方面的挑战。在大数据处理、算法和建模、推理和训练等方面亟需提升水平,需要通过跨云、核心和边缘的IT架构提高AI的开发部署和迭代升级效率。在应用层面,则需要为应用开发者提供API接口提升AI应用开发的速度,尽快将数据和资源转化为业务能力,是保证AI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制造企业将更加重视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孪生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其影响下,各种医院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库存告急。但由于正值新春佳节期间,各个生产厂商面临缺人缺原料的困境,无法及时对接和调动各方物资,导致后续医疗物资的生产跟不上需求。而随着疫情影响继续发酵,节后大量劳工无法按期返岗,让制造企业复工复产雪上加霜。
疫情暴露出我国制造业在应急保障、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问题。有的企业因为疫情而破产,有的企业则顺势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供给侧和需求侧信息,为实时精准调配关键物资提供基础。因此,长期观察,后疫情时代,制造企业将更加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工厂,推进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着力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智能化,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在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应该是最具有代表性。制造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从边缘到中心,将人、机、物等各类工业要素,拢到一张大网下,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而以数字孪生大幅推动产品在设计、生产、维护及维修等环节的变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随着5G、IoT、传感器、AI和边缘计算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将给我国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的可能。
大数据应用将更受重视
从这次“疫情大考”来看,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 RNA 空间结构;结合大数据技术提高疫情区域防控效率,精准排摸所有相关人员。疫情过后势必进一步加深各企业对于大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
随着 5G、 AI、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全球数据量的不断提高,大数据应用走向深化阶段,加速向行业渗透,赋能行业应用创新升级。在大数据服务市场,包括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数据查询、数据安全和数据交易流通,是大数据市场未来增长点,其中以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安全服务市场增长最为显著,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企业释放大数据潜能,需要面临数据量的爆发性增长、各种数据类型的出现,以及对数据从以往的仅仅是采集和存储,到现在从数据中得到业务价值等数据挑战。
尽管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企业需要把握住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加速改变、聚焦价值,从而实现从受困于疫情到受益于疫情的蜕变。